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TIME:2024-07-01

我校成功举办卓越工程师产教科教融合培养研讨会

6月29日,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我校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航空航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南京市六合区举行。作为大会的分论坛之一,卓越工程师产教科教融合培养研讨会于上午9:30在阿尔卡迪亚酒店雨花厅开幕,会议旨在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共育卓越工程人才。研讨会邀请到了江苏省教育厅、南京江宁经开区、无锡高新区、省内高校、国防企业等四十余家单位的70余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在致辞中表示,论坛的举办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卓越工程师产教科教融合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会上,来自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行业单位的6位专家围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金科解读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和江苏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内容,介绍了江苏高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特色,同时对未来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曹向辉介绍了东南大学国家卓越
TIME:2024-07-01

我校召开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专业实践行前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规范专项研究生专业实践过程,6月29日上午,我校召开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专业实践行前培训会。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相关领导、2022级工程博士和2023级全体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上,保密处副处长张亚丽、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郭宇对即将入企联培的工程硕博士作了保密教育和专业实践培训。张亚丽围绕“什么是保密”、“为什么要保密”以及“如何进行保密”,对保密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在联培过程中增强防范意识,夯实保密责任,坚守保密安全底线。郭宇全面解读了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进入专业实践阶段的培养环节和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他叮嘱同学们在专业实践期间注意安全,遵守校企管理规定,早日成长成才。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博士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工程硕博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建设更多高水平实践平台,共同走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
TIME:2024-06-18

我校召开“升学远航行动”系列活动之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专项招生政策宣讲会

6月6日、6月13日,我校在两校区举办“升学远航行动”系列活动之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专项招生政策宣讲会。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兵,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郭宇,学生处副处长、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霄,研究生院招生办副主任刘存祥,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学生代表到场参会。 陈兵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全面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培养体系、改革举措与成效等,重点宣讲了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直博生)、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计划、本博贯通培养计划等专项招生政策及培养特色。他勉励同学们选择南航进一步深造,通过加入专项培养计划,依托南航特色优势,真正将自己的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新质人才”,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我校本博贯通培养学生代表,航空学院2023级博士生李英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届本科生冯越,工程硕士专项学生代表,能源与动力学院2022级硕士生刘鹏飞、民航学院2022
TIME:2024-06-13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吴区)来我校调研

6月12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吴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轶带队到我校调研,就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等相关工作来我校调研。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兵、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郭宇参加交流。陈兵对无锡高新区来校交流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南航研究生培养及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情况。他表示,南航与无锡在优秀研究生示范工作站建设、校地研究院建设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无锡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布局产业与我校优势特色契合度高,双方在推动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三链融合、三位一体”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张轶感谢学校的热情接待,在介绍无锡高新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无锡高新区产业人才实训学院情况。希望与南航深度合作,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通过“招生、教学、实训、就业”四位一体模式,打通产教融合实践路径,为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人才储备。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实训学分互认机制建设、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等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
TIME:2024-05-29

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蓝军来我校调研

5月28日,南京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蓝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中心评估处处长、栖霞区政府副区长(挂职)任超一行到我校调研。调研开始前,校长姜斌与蓝军、任超一行进行了会谈,副校长施大宁参加调研交流。 施大宁代表学校向蓝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希望双方探索政府、高校、企业多主体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蓝军感谢学校的热情接待,对南航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在介绍南京经济开发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他对如何将学校的优势和开发区的优势相结合,打造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合作的产学研联合体等方面交流了意见。 任超就如何将研究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做实,如何将高校与企业、导师与研究生的积极性调动,推动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发表了意见。 调研期间,双方围绕我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经开区大企业研发中心对接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我校研究生院、科研院,南京经开区党政办公室、
TIME:2024-03-17

我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

3月13日,我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38所)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38所副所长汤浩、副总工程师马敏,我校副校长黄志球,研究生院、科研院、学生处、计算机学院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 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陈兵、38所副总工程师马敏代表双方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软件等、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在签署协议之前,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生就业等领域进行了深度交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1965年建于贵州,1988年底整体迁建合肥市,现有员工3000多人,平均年龄34岁,是我国国防高科技电子装备骨干研究所,有中国军工电子“国家队”的美誉。中国电科38所已发展为集研究、开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的电子信息高科技研究所,拥有国际水平的设计研发平台,精良完备的电子制造平台,国内先进的电子测试、试验平台。拥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俄罗斯新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电科浮空平台研发中心、安徽省公共安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北斗卫星
TIME:2024-01-10

校党委书记单忠德、校长姜斌带队看望在京联培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研究生

1月5日,校党委书记单忠德、校长姜斌带队看望在京联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张启钱,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顾冬冬,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科学技术研究院副处长梁文萍,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霄陪同参加。校领导一行参观了航天三院工程师技术中心,详细了解了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在企业联培期间的工程实践环境,认真听取了企业导师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在座谈交流环节,在京联培的12位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结合在企联培期间的工程实践项目经历,向校领导汇报了学习工作感悟,并针对联培中的成果归属、毕业条件等问题与校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表示,一定会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高层次平台和优质资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产出高水平成果。姜斌指出,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是未来卓越工程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资源。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定要珍惜项目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践项目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同时希望同学们主动密切联系导师,克服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加快成长成才。学校和企业也将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协同,优化机制,为大家搭建良好的平台。单忠德与工程
TIME:2023-11-20

我校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

11月16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在南京六合区南航国际创新港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相关领导,全国23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省内兄弟高校、行业导师代表,校领导和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成立大会。大会由副校长姜斌主持校长单忠德院士在致辞中向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构建“四共四融”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示范。一是要坚持使命共担,推动理念相融;二是要坚持平台共建,推动场景相融;三是要坚持师资共享,推动创新相融;四是要坚持人才共育,推动文化相融。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勉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南航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厚植培养内涵,推动流程再造,创新校企合作,为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
TIME:2023-10-20

我校召开卓越工程师工作推进会

为扎实做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提升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0月17日,我校召开卓越工程师工作推进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融通集团、中国商飞公司等央企集团代表,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施大宁,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徐正扬参加会议。会议由施大宁主持。会上,研究生院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工作为重点汇报了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开展情况,校企招生工作组对2024年全日制工程硕博士拟录取名单进行了审定。单忠德带领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并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更加深刻领悟卓越工程师培养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要扎实做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创造性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扎实推进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更加自觉立足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担当,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提升校企协同
TIME:2023-09-14

我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学院建设高校

2023年9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我校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这标志着我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进入了崭新阶段。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由教育部和国资委支持建设,旨在改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发挥企业优势,搭建校企协同培养的新型产学研实体平台。通过培育核心导师团队、开发核心课程、攻关核心技术,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两批共有24家高校和8家企业入选。2018年以来,学校与8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建立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多个专项计划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如,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与中国商飞联合组建“大飞机”班,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专项、承担“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和“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等,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接下来,学校将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契机,聚焦国家急需关键领域,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要求,建立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
TIME:2023-06-25

我校成功举办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校企交流会

为高质量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工作,促进校企之间产学研深度融合,6月19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校企交流会在将军路校区举行。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及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个行业院所的领导和企业导师代表,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处负责同志、相关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副院长、副书记、研究生代表参加交流会。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交流会由研究生院/研工部部长宋凯主持。施大宁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本次交流会的企业导师与代表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他表示,工程硕博士培养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坚持工程实践导向,突出交叉融合培养,要推动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研究生培养,推动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之后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全面深入介绍了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举措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推进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现场举行了隆重的企业导师聘任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