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04-02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3月26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年第一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副校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施大宁,研究生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兵及来自相关学院和企业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共16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陈兵主持。会上举行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企业委员聘任仪式。施大宁为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袁春飞研究员,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刘小川研究员、中国融通集团第六十研究所王小青研究员等专家颁发聘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郭宇汇报了学院建设进展及首届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与毕业情况,综合办主任王梦珂介绍了工程硕博士创新成果标准实施过程及校企导师选聘办法的制定情况。委员们就校企导师选聘办法、工程硕博士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双提升、校企科研项目合作、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等主题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原则上通过校企导师选聘办法。施大宁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位授予工作是体现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关乎学生切身利益。他要求全体委员,一是做好工程硕博士评价改革,注重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二是要校企协同发力,探索工程师职称资格认证新路径,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能创新”的
02-27

达索系统全球副总裁KHAOU Samson一行来校调研

2月26日,达索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带队来校调研,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成鸣镝陪同交流,我校副校长施大宁参加座谈交流会。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国卓院常务副院长陈兵主持。施大宁代表学校对KHAOU Samson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南京市投资促进局提供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达索系统是全球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长期致力于为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南航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他强调,学校近年来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加快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旨在汇聚校企优势资源,培养更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人才。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成鸣镝指出,南京拥有丰富的产教科教资源和完备的产业链条,达索系统与南京在前沿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期待此次交流能够促进达索系统与南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KHAOU Samson对南航的热情接待和投资促进局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谢。他指出,南京在制造领域基础强劲、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南航更是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
11-25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赴成都开展专项人才培养调研工作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扎实做好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工作。11月21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兵带队赴成都联合培养单位开展调研工作。校内导师代表郑峰婴、国卓院综合办主任王梦珂及十余名联培博士代表参加调研实践。联合培养单位专项工作负责同志、企业导师代表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调研中,陈兵一行参观了联培单位展厅,实地了解了单位建设的初心使命、发展历程和现状,相关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单位科研方向、人才培养情况和相关成果。随后,双方围绕联培项目遴选、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等深入交流。陈兵表示,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以国家重大项目需求为牵引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在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培养方案制定、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共同发力,保证联培质量。联培单位代表表示,将为学生入企联培做好各项保障,希望同学们在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科学方法后早日进入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培养真本领。座谈会上,联培博士代表针对入企安排与保障、创新成果规定、就业政策等提问,校企双方为学生答疑解惑。与会学生表示,将珍惜联培实践的机会,在校企搭建的平台上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成为符合国家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通知公告/ Notice
10-29

关于开展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路径,现启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本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卓越工程师)项目分为三类: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卓工教改研究项目)、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卓工课程建设项目)、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课程教材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卓工教材建设项目)。申请人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学管理工作经历等选题申报,同一类别限报1项。一、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目主要面向具有丰富的工程硕博士指导经验的专任教师、从事研究生教学及研究生管理人员。主持人应有工程硕博士教育工作经历,无学历、职称限制,优先支持工程硕博士专项指导教师和工程硕博士一线管理人员,鼓励校企联合申报。2.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重大项目资助经费3万元/项,每个单位限报1项。重点项目资助经费为1-2万元/项。3.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12个月,研究方向参见项目指南(附件1)。申报人